制作rpm包的流程
rpm包是redhat和CentOS等linux发行版的包管理工具,能有效的管理系统的软件包,包括添加、删除、升级等操作。所以为了我们自己开发的软件也可以这样容易的管理,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制作rpm软件包
安装需要的软件
1
|
[root@CentOS1 ~]# yum install -y rpm-build
|
执行了以上的命令后我们就这里使用rpmbuild这个命令了。
创建rpmbuild
然后就需要创建rpmbuild
1
2
3
4
5
6
7
|
rpmbuild/
├── BUILD // 在编译的过程中,有些缓存的数据都会放置在这个目录当中;
├── BUILDROOT // 编译后生成的软件临时安装目录
├── RPMS // 经过编译之后,并且顺利的编译成功之后,将打包完成的文件放置在这个目录当中。里头有包含了 i386, i586, i686, noarch.... 等等的次目录。
├── SOURCES // 这个目录当中放置的是该软件的原始档 (*.tar.gz 的文件) 以及 config 这个配置档;
├── SPECS // 这个目录当中放置的是该软件的配置档,例如这个软件的资讯参数、配置项目等等都放置在这里;
└── SRPMS // 与 RPMS 内相似的,这里放置的就是 SRPM 封装的文件罗!有时候你想要将你的软件用 SRPM 的方式释出时, 你的 SRPM 文件就会放置在这个目录中了。
|
1
|
[root@CentOS1 ~]# mkdir -p rpmbuild/{BUILD,BUILDROOT,RPMS,SOURCES,SPECS,SRPMS}
|
这个目录就是我们要制作rpm包的相关目录,它里面保存我们需要的各种文件。
创建helloworld.spec文件
接下来来一个简单的demo,先在rpmbuild/SPECS下新建文件helloworld.spec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|
[root@CentOS1 ~]# vim rpmbuild/SPCES/helloworld.spec
Name: helloworld
Version: 1.0.0
Release: 1%{?dist}
Summary: helloworld
Group: Development/Tools
License: GPL
#URL:
Source0: %{name}-%{version}.tar.gz
#BuildRequires:
#Requires:
%description
%prep
%setup -q
%build
%install
mkdir -p $RPM_BUILD_ROOT/usr/bin
cp $RPM_BUILD_DIR/%{name}-%{version}/helloworld $RPM_BUILD_ROOT/usr/bin/
%clean
rm -rf $RPM_BUILD_ROOT
%files
%defattr(-,root,root,-)
%doc
/usr/bin/helloworld
%changelog
|
*.spec
文件的内容等下再讲,保存好 helloworld.spec 文件后,还需要再 rpmbuild/SOURCES 目录下添加对应的软件包,软件包的名字和SOURCE0字段对应
1
2
3
4
5
|
[root@CentOS1 ~]# echo "#! /bin/bash" > rpmbuild/SOURCES/helloworld-1.0.0/helloworld
[root@CentOS1 ~]# echo "echo 'Hello World'" >> rpmbuild/SOURCES/helloworld-1.0.0/helloworld
[root@CentOS1 ~]# tar -cvf rpmbuild/SOURCES/helloworld-1.0.0.tar.gz rpmbuild/SOURCES/helloworld-1.0.0
rpmbuild/SOURCES/helloworld-1.0.0/
rpmbuild/SOURCES/helloworld-1.0.0/helloworld
|
制作rpm包
需要的文件都准备好了,就可以制作文件包了。
1
2
3
|
[root@CentOS1 ~]# rpmbuild -bb rpmbuild/SPECS/helloworld.spec
[root@CentOS1 ~]# ls rpmbuild/RPMS/x86_64/helloworld-1.0.0-1.el7.x86_64.rpm
rpmbuild/RPMS/x86_64/helloworld-1.0.0-1.el7.x86_64.rpm
|
生成的rpm包就可以使用 rpm -ivh 命令安装了
spec文件说明
接下来说明spec文件的语法规则。一般的spec文件头包含以下几个域:
Name
1
2
3
4
|
描述:
软件包的名称,后面可使用%{name}的方式引用
格式:
Name:
|
Version
1
2
3
4
|
描述:
软件包的名称,后面可使用%{name}的方式引用软件包版本号,后面可使用%{version}引用
格式:
Version:
|
Release
1
2
3
4
|
描述:
软件包的发行号,后面可使用%{release}引用
格式:
Release:
|
Packager
1
2
3
4
|
描述:
打包的人(一般喜欢写个人邮箱)
格式:
Packager: youner_liucn@126.com
|
License
1
2
3
4
|
描述:
软件授权方式,通常是GPL(自由软件)或GPLv2,BSD
格式:
License: GPL
|
Summary
1
2
3
4
|
描述:
软件摘要信息
格式:
Summary:
|
Group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|
描述:
软件包所属类别
格式:
Group: Applications/Multimedia
具体类别:
Amusements/Games(娱乐/游戏)
Amusements/Graphics(娱乐/图形)
Applications/Archiving(应用/文档)
Applications/Communications(应用/通讯)
Applications/Databases(应用/数据库)
Applications/Editors(应用/编辑器)
Applications/Emulators(应用/仿真器)
Applications/Engineering(应用/工程)
Applications/File(应用/文件)
Applications/Internet(应用/因特网)
Applications/Multimedia(应用/多媒体)
Applications/Productivity(应用/产品)
Applications/Publishing(应用/印刷)
Applications/System(应用/系统)
Applications/Text(应用/文本)
Development/Debuggers(开发/调试器)
Development/Languages(开发/语言)
Development/Libraries(开发/函数库)
Development/System(开发/系统)
Development/Tools(开发/工具)
Documentation (文档)
SystemEnvironment/Base(系统环境/基础)
SystemEnvironment/Daemons (系统环境/守护)
SystemEnvironment/Kernel (系统环境/内核)
SystemEnvironment/Libraries (系统环境/函数库)
SystemEnvironment/Shells (系统环境/接口)
UserInterface/Desktops(用户界面/桌面)
User Interface/X(用户界面/X窗口)
User Interface/XHardware Support (用户界面/X硬件支持)
|
Source0
1
2
3
4
|
描述:
源代码包的名字
格式:
Source0: %{name}-%{version}.tar.gz
|
BuildRoot
1
2
3
4
5
6
|
描述:
编译的路径。是安装或编译时使用的“虚拟目录”,考虑到多用户的环境,一般定义为:
该参数非常重要,因为在生成rpm的过程中,执行make install时就会把软件安装到上述的路径中,在打包的时候,同样依赖“虚拟目录”为“根目录”进行操作(即%files段)。
后面可使用$RPM_BUILD_ROOT 方式引用。
格式:
BuildRoot:%{_tmppath}/%{name}-%{version}-%{release}-buildroot
|
URL
1
2
3
4
|
描述:
软件的主页
格式:
URL:
|
Vendor
1
2
3
4
|
描述:
发行商或打包组织的信息,例如RedFlagCo,Ltd
格式:
Vendor: <RedFlag Co,Ltd>
|
Provides
1
2
3
4
|
描述:
指明本软件一些特定的功能,以便其他rpm识别
格式:
Provides:
|
描述:指明本软件一些特定的功能,以便其他rpm识别格式:Provides:
依赖关系
依赖关系定义了一个包正常工作需要依赖的其他包,RPM在升级、安装和删除的时候会确保依赖关系得到满足。rpm支持4种依赖:
- Requirements, 包依赖其他包所提供的功能
- Provides, 这个包能提供的功能
- Conflicts, 一个包和其他包冲突的功能
- Obsoletes, 其他包提供的功能已经不推荐使用了,这通常是其他包的功能修改了,老版本不推荐使用了,可以在以后的版本中会被废弃。
定义依赖关系的语法是:
- Requires: capability
- Provides: capability
- Obsoletes: capability
- Conflicts: capability
大部分时候,capability应该是所依赖的包的名称。一行中也可以定义多个依赖,比如: Requires: tbsys tbnet
在指定依赖关系的时候还可以指定版本号,比如:Requires: tbsys >= 2.0
Requires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|
描述:
所依赖的软件包名称, 可以用>=或<=表示大于或小于某一特定版本。 “>=”号两边需用空格隔开,而不同软件名称也用空格分开。
格式:
Requires: libpng-devel >= 1.0.20 zlib
其它写法例如:
Requires: bzip2 = %{version}, bzip2-libs =%{version}
或
Requires: perl(Carp)>=3.2 # 需要perl模块Carp
还有例如PreReq、Requires(pre)、Requires(post)、Requires(preun)、Requires(postun)、BuildRequires等都是针对不同阶段的依赖指定。
例如:
PreReq: capability>=version # capability包必须先安装
Conflicts:bash>=2.0 # 该包和所有不小于2.0的bash包有冲突
|
BuildRequires
1
2
3
4
5
|
描述:
编译时的包依赖
格式:
BuildRequires: zlib-devel
依赖包格式:
|
说明%description
1
2
3
|
软件包详细说明,可写在多个行上。
%description
Consul feature - Service Discovery, HealthChecking, KV, Multi Datacenter
|
预处理%prep
预处理通常用来执行一些解开源程序包的命令,为下一步的编译安装作准备。%prep和下面的%build,%install段一样,除了可以执行RPM所定义的宏命令(以%开头)以外,还可以执行SHELL命令。功能上类似于./configure。作用:用来准备要编译的软件。通常,这一段落将归档中的源代码解压,并应用补丁。这些可以用标准的 shell 命令完成,但是更多地使用预定义的宏。检查标签语法是否正确,删除旧的软件源程序,对包含源程序的tar文件进行解码。如果包含补丁(patch)文件,将补丁文件应用到解开的源码中。它一般包含%setup与%patch两个命令。%setup用于将软件包打开,执行%patch可将补丁文件加入解开的源程序中。
宏%setup
这个宏解压源代码,将当前目录改为源代码解压之后产生的目录。这个宏还有一些选项可以用。例如,在解压后,%setup 宏假设产生的目录是%{name}-%{version}如果 tar 打包中的目录不是这样命名的,可以用 -n 选项来指定要切换到的目录。例如:
- %setup -n %{name}-April2003Rel
- %setup-q :将 tar 命令的繁复输出关闭。
- %setup -n newdir :将压缩的软件源程序在newdir目录下解开。
- %setup -c :在解开源程序之前先创建目录。
- %setup -b num :在包含多个源程序时,将第num个源程序解压缩。
- %setup -T :不使用缺省的解压缩操作。
例如:
- %setup -T -b 0 //解开第一个源程序文件。
-%setup -c -nnewdir //创建目录newdir,并在此目录之下解开源程序。
宏%patch
这个宏将头部定义的补丁应用于源代码。如果定义了多个补丁,它可以用一个数字的参数来指示应用哪个补丁文件。它也接受 -b extension 参数,指示 RPM 在打补丁之前,将文件备份为扩展名是 extension 的文件。
- %patch N :这里N是数字,表示使用第N个补丁文件,等价于%patch-P N
- -p0 :指定使用第一个补丁文件,-p1指定使用第二个补丁文件。
- -s :在使用补丁时,不显示任何信息。
- -bname :在加入补丁文件之前,将源文件名上加入name。若为指定此参数,则缺省源文件加入.orig。
- -T :将所有打补丁时产生的输出文件删除
编译%build
定义编译软件包所要执行的命令, 这一节一般由多个make命令组成。作用:在这个段落中,包含用来配置和编译已配置的软件的命令。与 Prep 段落一样,这些命令可以是 shell 命令,也可以是宏。如果要编译的宏使用了 autoconf,那么应当用 %configure 宏来配置软件。这个宏自动为 autoconf 指定了安装软件的正确选项,编译优化的软件。如果软件不是用 autoconf 配置的,那么使用合适的 shell 命令来配置它。软件配置之后,必须编译它。由于各个应用程序的编译方法都各自不同,没有用来编译的宏。只要写出要用来编译的 shell 命令就可以了。环境变量 $RPM_OPT_FLAGS 在编译软件时很常用。这个 shell 变量包含针对 gcc 编译器套件的正确的优化选项,使用这样的语法:
1
|
makeCC="gcc $RPM_OPT_FLAGS"
|
或者
1
|
makeCFLAGS="$RPM_OPT_FLAGS"
|
就可以保证总是使用合适的优化选项。也可以使用其他编译器标志和选项。默认的 $RPM_OPT_FLAGS 是:
1
|
-O2 -g-march=i386 -mcpu=i686
|
安装%install
定义在安装软件包时将执行命令,类似于make install命令。有些spec文件还有%post-install段,用于定义在软件安装完成后的所需执行的配置工作。作用:这个段落用于将已编译的软件安装到虚拟的目录结构中,从而可以打包成一个 RPM。在 Header 段落,可以定义 Buildroot,它定义了虚拟目录树的位置,软件将安装到那里。通常,它是这样的:Buildroot:%{_tmppath}/%{name}-buildroot
使用 RPM 内建的宏来指定 /var/tmp 目录中一个私用的目录。在 spec 文件的其余部分可以用 shell 变量 $RPM_BUILD_ROOT
获取 Buildroot 的值。
1
2
|
mkdir -p $RPM_BUILD_ROOT/usr/share/icons/
cp %{SOURCE3}$RPM_BUILD_ROOT/usr/share/icons/
|
Install 段落通常列出要将已编译的软件安装到 Buildroot 中的命令
宏 %makeinstall 可以用于安装支持 autoconf 的软件。这个软件自动地将软件安装到 $RPM_BUILD_ROOT 下的正确的子目录中。
有时,软件包必须被构建多次,由于打包错误或其他原因。每次构建时,Install 段落将复制文件到 Buildroot 中。要防止由于 Buildroot 中的旧文件而导致错误的打包,必须在安装新文件之前将 Buildroot 中任何现有的文件删除。为此,可以使用一个 clean 脚本。这个脚本通常以 %clean 标记表示,通常仅仅包含这样一句:
如果有的话,在制作了在 Install 段落中安装的文件的打包之后,将运行 %clean,保证下次构建之前 Buildroot 被清空。
清理%clean
1
2
|
%clean
rm-rf $RPM_BUILD_ROOT
|
文件%files
定义软件包所包含的文件,分为三类:说明文档(doc),配置文件(config)及执行程序,还可定义文件存取权限,拥有者及组别。
这里会在虚拟根目录下进行,千万不要写绝对路径,而应用宏或变量表示相对路径。 如果描述为目录,表示目录中除%exclude外的所有文件。
%defattr (-,root,root) 指定包装文件的属性,分别是(mode,owner,group),-表示默认值,对文本文件是0644,可执行文件是0755
更新日志%changelog
每次软件的更新内容可以记录在此到这里,保存到发布的软件包中,以便查询之用。
更复杂的spec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|
Name: oracle-agent
Version: 1.0.1
Release: 1%{?dist}
Summary: oracle agent
Group: Development/Tools
License: GPL
#URL:
Source0: %{name}-%{version}.tar.gz
#BuildRequires:
#Requires:
%define __debug_install_post
%{rpmconfigdir}/find-debuginfo.sh %{?find_debuginfo_opts} "%{_builddir}/%{?buildsubdir}"
%{nil}
%description
%pre
%setup -q
%build
%install
$RPM_BUILD_ROOT # 对应文件系统的根目录,需要的路径要先创建
$RPM_BUILD_DIR # 对应tar解压后的文件目录
mkdir -p $RPM_BUILD_ROOT/etc/init.d/
mkdir -p $RPM_BUILD_ROOT/opt/howlink/oracle-agent
cp -r $RPM_BUILD_DIR/%{name}-%{version}/* $RPM_BUILD_ROOT/opt/howlink/oracle-agent/
rm -fr $RPM_BUILD_ROOT/opt/howlink/oracle-agent/debug*.list
rm -fr $RPM_BUILD_ROOT/opt/howlink/oracle-agent/elfbins.list
cp $RPM_BUILD_ROOT/opt/howlink/oracle-agent/oracle-agent-default.sh $RPM_BUILD_ROOT/etc/init.d/oracle-agent
chmod 755 $RPM_BUILD_ROOT/etc/init.d/oracle-agent
%post
systemctl daemon-reload
systemctl start oracle-agent
%clean
# 这里清理要注意
rm -rf $RPM_BUILD_ROOT/opt/howlink/oracle-agent
%files
# 生成的文件要这里添加
%defattr(-,root,root,-)
%doc
/opt/howlink/oracle-agent
/etc/init.d/oracle-agent
%preun
systemctl stop oracle-agent
%changelog
|
问题汇总
rpmbuild报error: Installed (but unpackaged) file(s) found的问题
1
2
3
4
5
6
|
找到 /usr/lib/rpm/macros 中
%__check_files
/usr/lib/rpm/check-files %{buildroot} 注释掉
#%__check_files
/usr/lib/rpm/check-files %{buildroot}
意思就是说不要在检查文件了,所以也就不会包file found的报错了
|
1
2
3
4
5
6
7
|
报error
ERROR 0002: file 'xxx.so' contains an invalid rpath 'xxx' in [xxx]
经过网上查询,得知这一步只是一种检测是不是代码中使用了rpath,那我们可以简单的注释掉rpath检测就可以了,具体做法就是:
vi ~/.rpmmacros
找到这行
%__arch_install_post /usr/lib/rpm/check-rpaths /usr/lib/rpm/check-buildroot 注释掉
#%__arch_install_post /usr/lib/rpm/check-rpaths /usr/lib/rpm/check-buildroot
|
.在生成rpm包同时,还会生成debuginfo包,如果要避免生成debuginfo包:这个是默认会生成的rpm包。则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:
1
2
|
echo '%debug_package %{nil}' >> ~/.rpmmacros
把%debug_package %{nil} 追加到 ~/.rpmmacros 文件中便可。
|
(%prep)阶段提示包找不到
1
2
3
|
可以是软件的包解压后不会生成一个对应的目录,两个解决方式:
1.重新修改tar包
2.%setup -c
|